“以前村里的产业基地看着挺热闹,可我们这些年纪大的不懂怎么干,那些要带孩子的乡亲时间又不固定,根本没法去务工挣钱。现在可不一样了!服装厂的岗位特别多,还能自己挑合适的时间干活,一个月下来能挣千把块钱呢!”寿县小甸镇邵店村的脱贫户李大姐满心欢喜地告诉寿县纪委监委的督查人员。
2025年6月,寿县纪委监委在开展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专项整治督查时,发现小甸镇姚郢村的乡村振兴产业基地虽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但整体的就业带动作用却未能发挥,脱贫群众存在“想务工却没合适岗位”“想增收又缺专业技能”等现实难题。
为有效破解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与群众就业之间的矛盾,寿县纪委监委主动牵头,协调多方联动,合力解决难题。推动县农业农村局对该镇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群众,组织开展分拣操作、服装缝纫等专项技能培训;督促小甸镇党委政府重点面向脱贫户、监测户和留守妇女等群体,推送岗位信息;指导姚郢村委会做好产业基地日常管理、务工需求统计及脱贫户动员等工作。鼓励该镇产业基地推行“灵活用工”,每月设10-15个固定岗位、15-20个临时岗位。2025年6月起,已带动12名脱贫户长期务工,实现月均收入约2300元;7人灵活就业增收,实现月均收入约700元。
今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领域的突出问题,扎实推进专项整治工作。一方面紧盯资金使用,严查违纪违法行为,确保资金用出实效、用得安全;另一方面主动靠前服务,针对产业发展和群众就业的痛点难点,推动各方协同发力,促进产业发展、群众增收。截至目前,已累计排查出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相关问题线索106个,立案33 件,涉及36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3人,采取留置措施4人;同时,积极推动职能部门深入排查问题117个,已完成整改98个。
“乡村振兴是关乎群众福祉的大事,每一分乡村振兴资金都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专项整治,完善监督机制,以精准有效的监督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足更可持续。”该县纪委监委负责同志表示。(淮南纪委监委)
皖公网安备 34042202000004